花蓮市九十一歲的磨刀老師傅蘇如松,昨在花蓮市公所舉行的「樂活洄瀾‧舊城舊事—客家百年見走」活動中,為學童示範磨剪刀絕活,市公所希望透過「見走」(邊走邊看之意)向學生介紹即將消逝的傳統產業行業如「磨剪刀」、「修皮鞋」、「蒸發糕」等。
「磨剪刀不容易學,因為每支剪刀都有不同角度,也就是閩南語說的「眉角」蘇如松說,磨剪刀不是靠蠻力去磨,是需要靠經驗累積才能將剪刀磨利,如果剪刀鈍了,在家可以用鋁箔紙或磨刀石摩擦刀口處,但如果剪刀出現缺口,就需要專業的磨刀石機器來重新整修。
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蘇如松,早年到日本去當機械學徒,終戰後返回台灣進鐵路局工作,不過他在日本習得製作機械的技術,對於金屬相當熟悉,所以在業餘時間幫花蓮的溝尾仔的西裝街師傅磨剪刀,由於技術相當好,一天都要磨十幾把。
而八十五歲的補鞋師傅朱阿昌,修鞋時間長達六十八年,到現在依然堅守崗位,他說,過去當學徒時代,大部分不僅不支薪,而且還要像是師傅家的管家,負責照顧師傅全家大小的生活起居,從學徒到出師需要三年四個月的時間,一點一滴訓練自己的手藝。
昨天農曆一月二十日是「全國客家日」,也就是客家人所稱的天穿日,市公所在市民廣場舉行活動,縣長傅崐萁、市長田智宣及五十多名學童,依循古禮一同上香祈福。結束後學童在導覽員帶領下,在舊城區拜訪日治時期的水圳、老樹、古蹟、產業以及街道空間,希望藉此「看見」豐富的歷史文化。
花蓮民宿網轉載發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