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素有「沙城」之稱,每年9月到隔年4月,東北季風最為強勁的時候,適逢主要河川卑南溪枯水期,就會將裸露河床捲起大量沙土,造成空氣汙染,為了防治沙塵暴,台東林管處今年就將3月定為植樹月,邀請學生與民眾到卑南溪出海口造林,同時宣導環保的觀念。
男女老少分工,將1千多株原生種的防風樹苗,種在緊臨卑南溪出海口的地區,原本可以好好休息的週休假日,參與這項社會服務,大家都沒有怨言,因為台東人對於沙塵暴都有身受其害的共同經驗,希望透過綠化環境改善生活品質。
德高國小學生 劉同學:「(今天怎麼會想來種樹?),這樹可以把泥沙抓得很牢,會防風沙。」
民眾 陳先生:「長年來台東這邊,風沙都那麼多,多種一點樹,對我們的環境跟空氣都很好。」
雖然台東縣的綠覆蓋率高達94%,居全台之冠,不過每年秋冬之際,東北季風總會帶來大量沙塵,讓民眾苦不堪言,近年來,台東縣政府與其它相關單位不斷設法改善沙塵暴的問題,而台東林管處除了積極取締山老鼠盜採林木,也將今年的3月定為植樹月,擴大舉行植樹活動,也免費提供樹苗,鼓勵民眾參與造林。
台東縣長 黃健庭:「最主要的沙源就是卑南溪的出海口,我們用土堤水覆蓋的工法,再加上種西瓜綠覆蓋的方式已經很有效,很明顯的改善風沙的問題。」
台東林管處長 張鐵柱:「海岸林的植樹非常重要,所以我們在活水湖旁邊,做帶頭式的植樹活動,希望社區也跟我們一起來植樹做社區的綠美化。」
台東林管處表示,舉辦植樹活動除了改善沙塵暴的危害,最主要還是希望透過民眾的參與,能夠推廣環保的觀念,畢竟良好的生活環境還是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。
台東民宿網轉載發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