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因應地勢高低不平的農田灌溉用水,農田水利會設計出一種高架式的灌溉溝渠,在地勢 較低的農田看這條溝渠,像是浮在空中,所以又叫做「浮圳」。
早期浮圳的設計,像是蓋圍牆,雖然具備灌溉功能,但是不美觀,而且牆面會阻擋週邊動物 的通行,為了改善浮圳的設計能兼顧美觀與生態,台東農田水利會這個月開始在台東縣鹿 野鄉瑞隆村,把一條一公里長的舊浮圳,改建成高兩公尺,像糯米橋的造型,水在上面流, 而下方的拱形缺口,就可以讓週邊的動物通行,達到兼顧美觀和生態的功能。台東民宿推薦您~~~
==農民 曾先生==
(這條水圳這樣子有幫助嗎)
當然有是水比較好排
後面也比較好放
==鹿野鄉瑞隆村長 黎萬和==
生態來講的話
也完全是沒有影響到
因為這條橋是架高式的
下面是空的 所以說
人也可以過 動物也可以過
當地居民說,這條新的浮圳,看起來也會像小長城,期待這條新浮圳在年底完工後,讓這個小農村也能具備生態觀光的價值。
記者 章明哲 台東報導
台東民宿網轉載發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