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市總面積 109.7691平方公里 戶數 37,761戶 人口 109,067人 |
毗鄰 卑南鄉、太麻里鄉 |
台東市舊稱 寶桑庄,位於台灣東南部臨海的台東平原上,為台東縣縣治所在地,也是台東縣的經濟、交通、文教中心。其地處於台東縣中部偏東,北部、西部接卑南鄉、西南以知本溪與太麻里鄉為鄰,東臨太平洋,輪廓為略呈東北-西南走向之狹長形。地勢背山面海,面積約109.77平方公里,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,台東市成為目前本島總面積最大的縣轄市(原為台中縣太平市)。人口約11萬人;其中原住民人口約1萬7千人,為全台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。 |
台東平原早期為原住民卑南族、阿美族居住地,以遊耕方式生活其間。荷治時期及清治初期與後山其他地方共同被稱為「卑南」,已有漢人往來進行貿易。荷蘭人曾經為了採金派兵駐紮此地,並與卑南族利嘉社、泰安社發生過戰爭,今日台東市第一公墓萬姓祠內尚存有昔日荷蘭士兵骨骸。 |
今台東市街區發源地「寶桑」,原為阿美族之一社名,清道光年間曾有平埔族西拉雅族駐留於此,先後達7年之久,後來受卑南族逼迫而集體北遷。咸豐初年,原居枋寮之閩南漢人鄭尚率先在此建立聚點,與原住民從事交易活動。隨後又有更多漢人移入,並教導卑南族人耕種,逐漸形成村落。同治末人,已有漢人28戶在此定居,稱之為「寶桑庄」。 |
光緒年間,設立卑南廳,其後台灣巡撫劉銘傳推動改制,名之為台東州。日本領台前,改稱南鄉新街。日本領台後,改為台東街,隸屬台東廳台東郡。戰後,更名為台東鎮,屬台東縣政府管轄,為縣治所在地。1976年元旦升格為縣轄「台東市」
台東縣政府提供 台東住宿及民宿推薦網 發布
|